NEWS新闻中心
“我和我最后的倔强,握紧双手绝对不放”
“我不会改变我的战术哲学,只有当我想改变的时候,我才会改变,否则唯有把我换掉。”
“每次输球我们都在重复同样的讨论,我坚信自己的方式,并将坚持自己的风格,直到我主动求变。”
“我看到球队正在进步,只是结果尚未体现这一点。”
当鲁本·阿莫林在以0比3输掉了这场曼市德比后,他所给出的这番表态,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五月天的《倔强》,但不同于原曲歌词所体现出对人生不屈不挠的态度,葡萄牙人的倔强则只会让我想起“死鸭子嘴硬”。
他对343的固执,已经达到了疯癫的境界,即便是不懂战术的外行,也能从最直观的结果看出这个阵型对曼联的阻扰。
343的弊端体现在方方面面,这其中最受摧残的无疑是中锋。舍什科和霍伊伦有本质的区别吗?两人都是年轻有为的中锋,但在这个体系下,就是踢得憋屈,无法施展。当舍什科在曼市德比碌碌无为时,霍伊伦已经在那不勒斯的首秀即取得进球,用时仅仅14分钟,这说明了一切。
92班成员之一,但从未替曼联一队效力过的罗比·萨维奇就对此评论道,“如果我是阿莫林,我会立刻改变阵型,343根本不起作用。作为一名主教练,你必须做出重大决定。每个人都能看出这个阵型不起作用。我理解足球的原则,也理解各种方法论,这些我都明白。但这个343就是不行,而且已经有一段时间不行了。在这个体系下,这支球队的中锋是不会进球的。”
然而,所有人都能看穿的问题,阿莫林却熟视无睹。
诚然,每一个主教练都有固执的一面,这是不可避免的,这是根植于体内基因的。穆里尼奥足够固执,时至今日,他的足球依然和十几年前没有太大的区别;瓜迪奥足够固执,这让他在过去一年多里,遭遇了执教生涯以来的最低谷;贝尼特斯足够固执,固执到他现在已经没有了球队可以执教......
但固执绝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贬义词,更何况,一个主教练怎么可能不固执呢?如果他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,他是不会成为一名职业教练的。不过,阿莫林或许忘了,坚持信念固然重要,但适时的调整和改变同样不可或缺,这才是一个顶级主教练应有的素质。
多的不提,为何安切洛蒂能够在过去二十多年里,长期保持在一个超高的水准范畴里?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,他懂得变通,他懂得发掘出每个球员最大的潜能,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厨子,厨房里有什么,就做什么,并且烹饪出一桌好菜。
曼联的症状已经周而复始上演了多年,从球员到主帅,再到管理层,似乎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可饶恕的错误,但在我这个普通的中立球迷看来,这既是人为的因素,也和那该死的玄学密不可分,最简单的道理就是,一支豪门不可能永远势不可挡,在竞技体育里,更不可能存在永远的不败之师。
当弗格森离开帅位后,属于曼联的命运就已经被改写,严格说起来,是属于曼联的好运。利物浦经历了快三十年的低谷,才缓过了劲儿。很不幸,这波霉运轮到了曼联,且暂时还看不到乌云散开的日子。
在输掉了这场曼市德比后,来自意大利天空体育记者保罗·孔多提到了一个有趣却又讽刺的观点,他表示,“今晚的标题是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,这是一部精彩的电影,我们将其献给曼联,上帝保佑曼联,在过去10到12年间,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像曼联这样毁人不倦的俱乐部了。
“今天我们看到了霍伊伦精彩的表现,麦克托米奈则是上赛季的夺冠功臣,德赫亚虽然在比赛中丢了三个球,但做出了多次精彩扑救。意甲真该好好感谢他们。”
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是一部极度压抑的电影,从这个角度看,它确实和曼联的现状极其吻合。但另一边,它却又是一部足以载入电影史的伟大作品,而这,就和曼联的现状发生了摩擦。
炒掉阿莫林会改变这一切吗?我不知道。但我知道,如果接下来的比赛还是由这个倔强、固执的葡萄牙人执教,曼联很难会有起色。
但同样的问题也属于那些在球场的曼联球员们,正如几乎每周都在咆哮的基恩所强调的那样,“曼彻斯特德比,这本该是一场拼抢激烈的比赛,结果一张黄牌都没有!曼联球员在场上散步,我厌倦了反复强调,这是德比战,你应该累得一周都下不来床,结果居然一张黄牌都没有!”
是啊,在这支球队中,有太多人根本不配穿上曼联的战袍。